“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”“朝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“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”……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,是我國古代無數(shù)寒門書生金榜題名改變命運的生動寫照。科舉制度自隋唐時期開始,實行了1300多年,將讀書考試同入仕為官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,破除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,打開了下層精英參與政治的通道,對我國古代封建制度的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。而同時期,歐洲各國在官員選用上,或?qū)嵭匈F族世襲制、君主恩賜制,或?qū)嵭袀€人贍徇制、政黨分肥制,容易帶來階層固化和權力壟斷等流弊。科舉制度傳播到歐洲,18世紀后備受西方國家的青睞贊賞,繼而被效仿借鑒,成為現(xiàn)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直接來源。曾旅居中國的英國人格爾斯驚嘆道,科舉制度是一項偉大的制度發(fā)明,可以與中國古代造紙術、指南針、火藥的發(fā)明相媲美。
“天下將興,其積必有源。”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,孕育并形成了關于國家制度和治理的豐富思想。公元前1000多年形成的周禮、周制,“經(jīng)國家、定社稷、序民人、利后嗣”,有效保證了周朝800年的“國祚綿長”;從春秋戰(zhàn)國到秦朝統(tǒng)一,歷經(jīng)幾百年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封建制度,在皇權繼承、中央集權、官吏、禮教、土地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體系,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進程。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,“百代都行秦政法”。
“知所從來,思所將往。”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度構建,都離不開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土壤。走向歷史的深處,今天的很多制度都可以找到淵源。
比如,“六合同風、九州共貫”的一統(tǒng)觀念。自秦漢以后,我國形成了“海內(nèi)為郡縣、法令由一統(tǒng)”的局面,無論王朝如何更替,國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得以延續(xù)下來,成為一種“超穩(wěn)定結構”。就拿文字來說,從秦朝的“車同軌、書同文”開始,幾千年來天南地北的中國人雖然口音差別很大,但文字是相通的,這成為維護國家統(tǒng)一、增進民族認同的文化紐帶和心理基礎。即便是處于戰(zhàn)亂紛爭、政權割據(jù)時期,“劍外忽傳收薊北,初聞涕淚滿衣裳”“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”,也成為時人對國家統(tǒng)一最強烈的表達。
比如,“民惟邦本、本固邦寧”的民本思想。在我國古代,黎民百姓是統(tǒng)治階級的衣食來源,是支撐國家運行的根本基礎。同時,統(tǒng)治者也從歷次農(nóng)民起義中看到民眾的力量,明白“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”的道理。因此,自古就有“民貴君輕”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的治國理念。
比如,“德主刑輔、明德慎罰”的禮教制度。古人把“禮義廉恥”作為國之四維,嵌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。《管子》提出,“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”。這句話強調(diào)的是,“禮義廉恥”對于國家存續(xù)和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隋唐以后,歷朝歷代都設有禮部,專門掌管國家典章法度、祭祀活動和科舉取士等事務,對于維護封建禮法、穩(wěn)定世道人心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比如,“代天巡狩、整肅綱紀”的巡察體系。早在西周時期,就設立了官職“方伯”,對各諸侯進行巡視監(jiān)察;漢武帝時期,創(chuàng)設了刺史制度,對地方郡縣進行監(jiān)督和控制;隋唐以后,專設監(jiān)察御史,掌管監(jiān)察百官、巡視郡縣等事務;明清時期,八府巡按的主要職責就是巡視各省、考核吏治。我國封建社會巡察制度是比較成熟完備的,巡察官員權威極大,“御史出巡,地動山搖”“八府巡按,手捧尚方寶劍,八面威風”。眾所周知的狄仁杰、包拯、海瑞等御史清官鐵面無私、懲惡揚善,他們的故事至今傳為美談。
“明鏡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。”在綿延不絕的中華歷史中,古人以其智慧創(chuàng)造的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政治資源,為今天完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供了重要鏡鑒。